文案详情
导航

水浒奇韵 电视片解说词脚本

文化专题片 604 135


【解说词】水浒当然是发生在水边的故事,白驹则是不折不扣的水乡。穿过水浒街,镇子最西便是施耐庵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一个名叫花家垛的小岛上,小岛清流环抱,三十里河、牛湾河、海沟河、串场河,四河交汇,似如八卦戏水。

【外景主持人同期声】施耐庵纪念馆四面环水,水泊桥是通往纪念馆的唯一通道,站在水泊桥上四面眺望,让人不由想起水浒中描述的梁山泊。

【解说词】花家垛“纵横河港一千条,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水域地形,今天仍然吸引了养鱼鹰的当地渔民在此捕鱼。相传,600多年前,施耐庵就是在这个地方写下了流芳千古的不朽名著《水浒传》。水乡风光为施耐庵创作《水浒》,体验生活提供了绝好的环境,他常常泛舟串场河,边观赏风光,边构思水浒,回来后将人物形象勾画出来,悬挂在书房四壁,三阮、浪里白条张顺活脱脱就是白驹水乡人。

【解说词】20世纪80年代配合全国文物普查时,大丰民间征集到一件重要的施耐庵文物史料——《施氏家薄谱》,这本家薄谱揭开了一段尘封的传奇。

【解说词】元朝至顺四年(1333年)施耐庵在钱塘为官,因不满官场黑暗,不愿逢迎权贵,弃官回乡,后在白驹设馆教学,创作《水浒传》并指导弟子罗贯中创作《三国演义》。

【解说词】刚建成的施耐庵书院还原了当年施耐庵教学著书的场景,­书院外观全部由青瓦青墙筑成,栗壳色门窗、柱,处处体现了南宋时期淡雅朴素的建筑风格。分别布置有头门、书藏、文学院、乐群堂、书画院,围合成庭院空间。

【外景主持人同期声】这里就是施耐庵书院,当年施公就是在这里设馆授徒以文会友编著水浒的,走在这里似乎还能听到当年书院传来的琅琅读书声。

【解说词】施耐庵纪念馆是一座以施耐庵为始祖的施氏宗祠,始建于乾隆戊申(1788年)年间。施氏的十四世孙于咸丰乙卯(1855年)年重建,后毁于战火。1993年恢复重建,共三进计十五间。陈列的物品,向世人无声讲述一代文学巨匠的生平经历。

【解说词】施耐庵纪念馆主要用途为纪念和祭祀。­每年,施氏后人们都在此进行春秋二祭,其中春祭最为隆重。

【现场同期声】春祭场景

【解说词】馆内有108米的碑廊,东、西两条,正暗含水浒传36天罡、72地煞之意。细细赏味施耐庵纪念馆馆藏名人书法艺术,笔走龙蛇,潇洒飘逸,尽显书法风流。陈立夫的“大著永传”、冯其庸的“英雄出林莽,忠义归水浒”等名家真迹让人品味不尽。

【解说词】登上馆内至高点——长啸庭,极目远眺,水天一色。北观享有古盐运干河美名之称的串场河,西瞰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的古建筑韵律,由南向东一览古镇白驹的沧桑变迁。

【外景主持人同期声】整个纪念馆概括容纳了一代文豪施耐庵的一生,而水浒英雄们闪现的人性光辉,也将和《水浒》这部大著一起世代永传。

【解说词】“屠龙剌虎胸怀剑,激浊扬清气似虹。纵笔淋漓千古绝,江湖豪侠播英风。”这是后人对施耐庵的赞词,水浒是一部传奇,施耐庵更是一个奇人,奇人奇书为水乡白驹凭添了一股奇韵。
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  • 资讯
  • 最新问题
已经到底啦!
预约配音服务 关闭
预约成功后,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通畅
预约成功
您已预约成功,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保持电话通畅
配音客服微信二维码
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
抢先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
提交
复制成功 微信号:18996381623 添加微信好友, 详细了解! 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