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详情
导航

陈世军的脱贫故事 解说词脚本

文化专题片 517 83

【蹲点日记】:天宝寨村地处大巴山深处,距离县城50多公里,过去曾被称为“赤岩”,是名副其实的深山野墺。这里的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,但陈世军是个例外。

“陈世军很忙”,村里人都这么说。这不,去年冬天烧的酒,上午刚刚卖完最后一车,陈世军就勿勿赶回来,因为这两天,他的酿酒作坊正在进行改造升级。


(同期声 字幕)旬阳县铜钱关镇天宝寨村一组村民 陈世军:改进了一下,加大,今年大力发展,要增效。

几年前,父母身体不好,孩子需要照看,陈世军家一度陷入困境。为了摆脱贫困,他想起了祖辈相传的烧酒技艺。2017年,陈世军生产甜杆儿酒1000斤、拐枣酒300斤,光是酿酒这一项收入接近2万元。尽管尝到了甜头,他也发现了问题。


(同期声 字幕)旬阳县铜钱关镇天宝寨村一组村民 陈世军:费时费工,一天几个小时,烧不了几十斤酒。

办法只有一个,那就是扩大规模、更换设备,可就算把2万元全部投进去,仍然还有不小的缺口。帮扶干部得知后,迅速帮陈世军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,一解他燃眉之急。

眼下,全新的锅炉已经安装到位,过几天,一个简易的厂房将会在场院里拔地而起,对于下一步发展,陈世军满怀憧憬。


(同期声 字幕)旬阳县铜钱关镇天宝寨村一组村民 陈世军:按照这种古老的方法,把它做的质量更好,品质提上去,打出我的品牌。

陈世军的确很忙,但他忙而不乱,忙出了成绩,前不久还被镇上评为勤劳致富先进个人。

脱贫攻坚以来,天宝寨村利用“5321”金融扶贫政策,向陈世军这样有发展能力和意愿、有信誉度的贫困户发放“最高5万元、3年期限、免担保免抵押、财政全额贴息”贷款,为100多户贫困群众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。


(同期声 字幕)旬阳农商银行赤岩支行副行长 苗红旗:目前,累计发放天宝寨村扶贫贷款114户563万元。

如今,天宝寨村种植、养殖、酿酒等各类产业百花齐放、蓬勃发展,为群众脱贫摘帽、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  • 资讯
  • 最新问题
已经到底啦!
预约配音服务 关闭
预约成功后,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通畅
预约成功
您已预约成功,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保持电话通畅
配音客服微信二维码
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
抢先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
提交
复制成功 微信号:18996381623 添加微信好友, 详细了解! 打开微信